光伏大佬讲光阴的故事:唯初心与情怀不能忘

光伏,这个词在十年前对很多人都很陌生,可能是第一次认识,甚至不知道光伏是什么样的含义!但它从诞生的那天起,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个产业迅速地红极一时,诞生了一个又一个耀眼明星!

十年很长,也很短!十年当中,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他们经历了起起落落,有的人被拍到暗礁当中,如流星一样迅速陨落;也有人在激烈的市场厮杀中活了下来,一步步走向世界、称霸全球。

10月19日,2016中国光伏大会在北京新国展开幕。当天下午的领军者论坛邀请了对光伏行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纪凡、瞿晓铧、钟宝申、施正荣和曹仁贤等大佬汇聚一堂,共同回首往昔峥嵘岁月,一起展望光伏荣耀未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一次老朋友们之间的聚会,他们畅谈过去十年的峥嵘岁月和那不敢忘记的初心。

其实,当初大家意气风发进军光伏的心态是一样的,那时都不知道光伏行业究竟意味着什么,可能也没有想到中国光伏行业能在短短十年间发生国外几十年才会经历的巨变。

这其中有高速成长,也有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情况下出现的大调整,可以说饱受折磨与煎熬,如电影剧本般精彩绝伦。

但不管怎样,过去都已过去,未来的路还很长,光伏实现平价上网、跻身主力能源的前途依然充满曲折!

根据本次领军者们的对话,特别摘选了几位大佬的现场讲述,让我们看看他们走过的风雨历程,一起来见证光伏拓荒者们依然滚烫的那份初心!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我当时眼泪就掉下来了……

1999年,我们搞了中国第一座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板房,那时很小,6块电池板放在小屋上面,也能点灯也能发电看电视。因为对光伏不懂,就请了光伏先驱王长贵老师,他一看这小伙子愿意干光伏很开心,愿意全身心扶持我们这样的年轻人,那种感情我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

第一个独立光伏电站通电的时候,在学校里面,孩子们没见过电灯、没见过电视,就在那个时候电拉开以后,电灯亮了,电视打开了,电视只有看了两个台雪花飘飘,我当时眼泪就掉下来了。


后来一查,全球有15亿人没有用上电,当时我心里就觉得这是一个多大的空间,多大的责任,后来我就坚定不移的将一生献给太阳能。在我心里面,太阳能光伏让每一座房子都变成光伏发电站,既能应对气候变化,又能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用,多好的一件事情。

当时很多人说:高纪凡你是不是有点理想主义,太阳能怎么能成一个产业?我当时也有点感性,我相信美国、德国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相信中国的光伏市场是会来的。我觉得时间不会太长,所以就下定决心干了。

2006年12月20日,天合光能在美国纽交所挂牌,因为我不知道美国的资本市场究竟能够容得下几家光伏上市公司,可能3到5家之后就不感兴趣了,当时已经有两家了,无奈之下,我们得赶快上市,所以我们赶在那一年圣诞之前上市了。

其实,中国光伏行业,开始高速发展的一年是2004年,我记得施正荣博士的产品是2002年,50兆瓦的生产线,那时候产品刚出来。但是到2004年想去买他的产品就买不到了,供不应求!

从2004年开始高速发展,到2015年刚好十年,是五年的高速发展期、五年的整合期。我们光伏行业享受了风口带来的高速成长,也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情况下出现过大调整,可以说饱受折磨与煎熬。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还立在全球桥头,这是我的一个深刻的感受。

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偶然的相遇、一生的追求……

98年回国参加国内光伏界的活动,当时在黄山顶上,所有的旅馆都是高低铺,在那时候我结识了施正荣博士,我们一起在山顶过了三天的时间。忽然一下子十几、二十年过去了,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进入了前辈级,不知不觉中白发又多了几根。

我进入太阳能行业可以说是偶然的相遇、一生的追求。1995年拿到博士学位后,什么工作都找过,技术活、非技术活都去面试,由于英语说的磕磕碰碰,一点工作机会也没有,在误打误撞中,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进入能源行业。

这个月就是我们阿特斯的15岁生日了。15年过去了,光伏行业变化很大,虽然说千山万水走过去了,但是我觉得初心没有变过。2001年的光伏行业,是一个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的时代,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造福子孙后代的行业,是一个好的行业。至于说行业能做多大,好像真是没太想,当时就觉对自己的能力有一点信心,养家糊口还是可以的。

2001年公司成立到2003年公司基本稳定,虽然钱没赚多少,但是公司基本稳定,稳定了以后就要总结一下愿景,2003年我们写了一个阿特斯愿景,叫用二三十年的时间,让太阳能走进千家万户,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清洁、更美丽的地球。

这十几年下来,阿特斯没有给任何人找麻烦,从银行到供应商到客户。十几年间我们也有供应商、客户的扶持,是大家帮着我们走到今天。50岁过了,也知天命,我也觉悟了,我觉得投身了很好的行业,这一代人是幸运的,我觉得此生足矣。

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一船硅料在海上漂了漂,涨价几百万……

2005年8月,当时我在马来西亚,我那时候还在另一个公司,是磁性分旋的领域,当时已经做到了全球的第一位。那时候就和现在西安隆基的创始人李振国先生合作半导体用的单晶硅,不是太阳能的,我们通电话他告诉我说市场可能会有变化,我从马来西亚回去之后就马上到西安,看看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通过李振国先生的公司,发现了太阳能这个行业,我当时就毅然从那边脱身,把那边的职位辞掉,转身来做太阳能这个产业。

开始,西安隆基还是做半导体,也做一些回收料,当时我们给乌克兰一些半导体公司做。2004年底,发半导体硅料给乌克兰公司,因为在船上漂了太久,到2005年三四月份才收到回信,说是半导体达不到要求,要退货。

我们没办法,退货就退吧,漂来漂去,到年初我们收到货后,把这产品重新用到了太阳能产业,发货时价值140多万人民币,回来的时候一算700多万,可见当时太阳能迅速发展的态势有多火热,这是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

虽然太阳能是造福人类的事情,但是目前社会上争论非常多,说太阳能贵。我们需要思考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提高我们的生存质量,提高幸福指数,改善物质生活水平。

现在我们呼吸着有害的空气,吃着大量激素催肥的肉,吃着农药污染的食品,这是我们追求的生活吗?煤炭看上去成本低,你因为呼吸了这么多的有毒空气,从来不计成本。所以我认为发展太阳能要限制环境污染企业的污染排放,相信太阳能从业者一定能给社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带来蓝天白云,有能力和现在常规的化石能源竞争。

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就想赚点小钱,结果一不小心搞大了……

我们阳光电源是1997年底创立,这之前我是大学的一名老师。

那个时候,西部老乡们经常到我们大学里面能源研究所来询问要一瓦、两瓦、三瓦的小灯泡,做的都不太好,那时候是以瓦来论单位的。我在想,是不是能把它做好,做成稍微大一点的功率,做成交流能够让我们的西部老乡看上电视、能够用上清洁的照明等等,当时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毅然离开了我的母校。

我印象很深就是,我离开学校的时候,所有人都是骂我的、摇头的。说小曹你这条路可真是没人敢去走的,你在大学里面好好的教着书,做科研项目多好。但是我就在想,我们要把这朦胧的光伏业做成产业化,这是说大一点。说小一点,那时候一个月就几百块钱,就想赚一点小钱,但是一不小心搞大了。

尽管挣了一些钱,但是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可再生能源对于社会的贡献,它的环境价值,尽管经过了将近20年的奋斗、宣传,还没有全国人民的认可,这是我们要负起的责任。还有人说“光伏或许是一场骗局”,这样无知、愚昧和恶毒地对我们进行攻击,我们还需要大声疾呼。我觉得我们是挣了钱,但是使命还没有完成。

原无锡尚德创始人施正荣经历过潮起潮落,很多事情就看淡了……

不要相信报道,相信报道我就是个坏人。我是科班出身,今天很高兴我老师马丁·格林也在这。科班出身是我跟在座的光伏企业家不太一样的地方,既然是科班出身,就是这一辈子要做光伏

我从1988年开始就进入光伏产业了,回国创业,加上我读书,到现在已经是第28个年头了,那不是一夜暴富,是十几年的积累和努力。对于能成为首富我很平静,确实很平静,没有人会一夜暴富。

经历过潮起潮落之后,很多事情就看淡了。夜不能寐的经历很多,我瘦了15斤,其实人压力太大会胖,现在压力少一点反而瘦了。但是让我再回忆以前的事情,我还真不能讲说我哪一个具体的决策是错的,在当时的环境下各种情况错综复杂,非常复杂,很多人都想听我讲真实的故事,我想我们可以后续再说。

我感觉全世界都要感谢中国光伏,因为中国光伏人给全球做了太大的贡献。欧盟可再生能源前景步伐减速了,很大程度是由于双反,所以欧盟很多有志于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人士在推动欧盟把双反政策给废了。我们在为全人类做贡献,这种短视的贸易壁垒,我认为只是暂时的。